姿勢性低血壓發生在坐下或躺下后再起立時感到暈眩,好發在女性和年長者身上。變換姿勢時,通常心率會跟著升高、血管也會收縮以補充流至大腦的血液,但是姿勢性低血壓者的心率與血管,不如一般人的反應,血液無法及時供給大腦,造成短時間眼前黑、暈眩的癥狀。
吃完飯后,大多血液會進入消化系統而使血壓降低,可能會頭暈甚至摔倒,好發在年長者身上。吃得多,血壓下降也較明顯,特別是吃高碳水化合物時,但高脂肪食物則無太大差異。透過減少血壓藥的劑量、餐前喝水,或吃低碳水化合物,皆有助減少癥狀。
1、懷孕:由于體內循環系統在懷孕期間迅速擴大,血壓可能會下降,但這是正常的,生產后血壓通常會恢復到孕前狀態。
2、心臟問題:包括心跳過慢、心臟瓣膜問題、心臟病發作和心臟衰竭等。
3、內分泌問題:甲狀腺疾病、腎上腺功能不全、低血糖以及某些糖尿病等,皆可能引發低血壓。
4、脫水:身體缺水會感到虛弱、頭暈和疲勞。嚴重可能出現發燒、嘔吐、腹瀉等現象,若過度使用利尿劑和劇烈運動,都可能導致身體脫水。
5、失血:如重傷或內出血等,會減少體內血液量,使血壓嚴重下降。當身體血液遭細菌入侵時,也可能導致血壓嚴重下降、器官與組織衰竭,發生敗血性休克。
6、嚴重的過敏:食物、藥物、昆蟲毒液等,皆可能產生過敏反應,如呼吸困難、蕁麻疹(Hives)、瘙癢、喉嚨腫脹和血壓下降等癥狀。
7、缺乏營養: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,會使體內紅血球不足,因貧血而導致低血壓。
8、正在服用藥物:帕金森氏癥的藥物、抗憂郁藥物、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和心臟藥物等,都可能導致血壓低。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吧!